每當(dāng)夕陽西下,我總喜歡站在黃沙港的大堤上,欣賞夕陽,欣賞夕照中的新洋,給我愉悅,給我樂趣,給我無限的遐想。
太陽漸漸抹去熱烈耀眼的光芒,變得柔和、安詳,慢慢向地平線沉去。
太陽越來越大,由橘紅、微紅、深紅到大紅,越來越紅,紅彤彤的,血紅血紅的。
哦,殘陽如血。
色彩變幻的夕陽把西天渲染得變化多端、絢麗多彩,由蔚藍(lán)到橘紅、金紅、淺紅、深紅,再到大紅,血紅的太陽把西天映得通紅通紅的,微微飄蕩的云兒也被染成了橘紅色或是橘黃色,那橫生的云帶象一條由橘黃色的漸變到橘紅色的絲帶,似乎想托住下沉的太陽,然而,西落的太陽似乎并不領(lǐng)情,仍然我行我素慢慢下沉,色彩斑斕的絲帶只得圍繞著太陽飄動。
夕陽緩緩舒展開博大的情懷,把溫馨和美麗恩賜給田野,奉獻(xiàn)給河流,在絢麗多彩的晚霞陪襯之下,柔和的夕陽把大地上的一切都映染得美麗有加:那房,那樹,那莊稼……都被披上橘紅色的衣裳,熠熠生輝,美不勝收;夕陽之暉鋪滿了河水,滿河的水,紅得可愛,紅得誘人,在晚風(fēng)的吹拂下,那蕩起的微微波浪就象跳躍的火焰,把河水燃燒得分外妖嬈;歸林的鳥兒煽動著翅膀,鳴唱著小曲在夕陽前悠然飛過……
哦!可愛的夕陽,瑰麗的晚霞,如詩、如畫,如夢、如幻。
晚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,欣賞著西沉的夕陽,不禁想起李商隱的詩句“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?!痹娋潆m好,但感覺其有點悲觀、惆悵的情緒,而朱自清反其道而用之的名句“但得夕陽無限好,何須惆悵近黃昏!”更給人樂觀、浪漫之愉悅。美麗的夕陽來自于她曾經(jīng)的耀眼和輝煌,她把自己的光輝和熱量無私地全部貢獻(xiàn)給了生靈,日沉西下,她仍不忘把美麗的余暉灑滿蒼穹,然后毫無遺憾地落下西山,又默默地去孕育明天的輝煌。
人生如同太陽,有過朝氣蓬勃的上午八、九點,有過輝煌熱烈的中午12點,也有過成熟沉穩(wěn)的下午三、四點,不可避免的還有余暉四射的晚上六、七點,沿著180度的軌跡,時時折射和散發(fā)出光和熱,燃盡所有的能量,無怨無悔,無憾人生。
欣賞夕陽,品味人生,一樣的夕陽,你可品出不一樣的風(fēng)景:“暮靄生春樹,斜陽下小樓”,述說著少年的惆悵;“秋山斂余照,飛鳥逐前侶”,點染著青年的理想;“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”,演繹著壯年的雄渾;“虹隨余雨散,鴉帶夕陽歸”,描繪著老年的從容。人生每個階段的情思,都可以在夕陽中得到映照。
哦!夕陽無限好,盡管近黃昏。